开云足球(中国)开云有限公司官网首页
公告:
首页  媒体协和
福建高校思政网;思想火炬 | 副教授李莉:理解和把握奉献精神的三重逻辑

来源:福建高校思政网 撰稿: 摄影: 美编: 责编:黄佳婷 发布时间:2023-05-09


5月8日,福建高校思政网报道开云足球(中国)开云有限公司官网副教授李莉理解和把握奉献精神的三重逻辑。

原文转载如下: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强调“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在五种精神中,奉献精神是核心纽带,是贯穿其中的精神旨归。要让奉献精神成为新时代劳动者、奋斗者的共同价值追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理论逻辑:在奉献中实现人的价值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立论基石

 马克思以“现实的人”为基点,从人本身及其主体性、社会性、实践性的角度出发,提出和阐述人的价值思想,“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从来不是孤立于社会的抽象原子,而是社会存在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价值实现不能脱离于社会而存在。在马克思看来,人的价值作为一种特殊的价值形态,是人与人之间互为主客体的关系范畴。基于此,人的价值可以分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自我价值是个人从社会和他人赢得尊重,获得自我生存和发展等需要的满足。社会价值是个人贡献体力和智力、创造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以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二者辩证统一,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后者为前者的实现提供条件和保证。马克思认为,人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个人只有把自己同社会和他人联系起来,承担责任、作出贡献,创造社会价值、推动社会发展,才能求得个人发展。要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把全人类的幸福作为工作着眼点,使人的价值得到极大的彰显。

历史逻辑:奉献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伟大胜利的精神标识

 在绵延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留下了许多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奉献故事。中国共产党的“两个先锋队”性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和远大目标,这些质的规定性和区别性,决定了奉献不是可有可无的“选答题”,而是应当全力以赴的“必答题”。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血雨腥风中经受考验,在面临危险时奋不顾身,在遭遇挫折时一往无前,以“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谱写了一曲曲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回望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初心使命的历史,一部为革命、建设和改革赤诚奉献的历史。奉献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贯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始终,同时深深融入中华文明血脉,总是在历史进步中不断丰富,在重大考验中不断升华,坚实支撑起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现实逻辑:奉献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新时代新征程强烈呼唤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奉献精神。

 蓝图的宏伟性要求弘扬奉献精神。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明确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政治、精神、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发展的立体式现代化,尤其作为全球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14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进而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其发展任务之重、难度之大,世所罕见、史无前例。只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争先、拼搏奉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才能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

 目标的一致性要求弘扬奉献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人民梦“三位一体”的有机统一,是强国梦、复兴梦、幸福梦的有机结合。伟大梦想是等不来、喊不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景无比光明,舞台无比广阔。只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把“小我”融入“大我”,凝聚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才能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加壮阔的未来。

 征程的艰巨性要求弘扬奉献精神。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我国发展既面临新的战略机遇,也面临新的战略环境,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坚持就是胜利,坚持才能胜利。只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甘于牺牲、乐于奉献,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携手应对风险挑战,并肩战胜艰难险阻,才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奉献。要赋予奉献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全面塑造正气充盈、昂扬向上的社会新风尚,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实践诠释奉献、以奉献镌刻荣光,创造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开云足球(中国)开云有限公司官网新闻网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新闻:

 

本网介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校内电话 |  诚聘英才 |  新闻投稿 | 
投稿地址 新闻热线:
开云足球(中国)开云有限公司官网新闻网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技术支持:开云足球(中国)开云有限公司官网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