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党团工作  团学工作

国际商学系学子走访古城泉州 走进传统工艺 弘扬传统文化

发布者: 国际商学系发布时间:2018-07-16浏览次数:7




2800多个酱缸整齐排列,享受日光沐,它们头上还带着“斗笠”,空气中弥漫着古法酱油别样的香醇……位于泉州晋江市灵源华丰的小浯塘酱油酿造厂,遵循古法造酱,用不变的“酱心”传承传统工艺。

“红蕊、歪尾是纯种铁观音的标志、树干相对肥硕粗壮,茶叶较柔软,总体看起来茶树不会很大。”安溪县铁观音文化园里,讲解员魏春兰在一株种于2008年的铁观音茶树前为我们讲授茶的相关知识……泉州作为闽南文化的源头,是全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为了让学子进一步了解、弘扬中国传统文化,7月6日早上8点,学院党委副书记陈晓斌、国际商学系党总支书记林志达、院学生事务部副主任汪秉政带领国际商学系暑期社会实践队一行13人出发前往古城泉州,走进小浯塘古法酱油厂、安溪铁观音文化园,实地了解古法制酱工艺与制茶工艺, 弘扬传统文化。



守住“酱心” 探寻经营新模式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春准备、夏造酱、秋翻晒、冬成酱。酿造从选豆开始、经过浸泡清洗、蒸煮、一期发酵、二期发酵等五道主要工序,全过程遵循大自然的规律,没有催化剂,没有机器加速蒸发,只有守缸人日复一日的守护,历时一年到一年半才能酿得一缸好酱油……

“你们所看到的斗笠,那是一种锥形盖子,盖身的特殊形状有利于防水防风,再加上它是竹制的,很轻,便于工人每日检查缸内情况。”给我们介绍的这位90后小生正是“小浯塘”古法酱油的第三代创人吴华清,协和学院国际商学系2010级国际物流专业毕业的他,将现代经济模式(电商)与传统工艺结合起来,创办了晋江闽古食品有限公司,将产品远销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将古法酱油的香醇飘得更远。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现学院与地方企业双方资源共享,促进双方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学院还与晋江闽古食品有限公司举行校企合作签约仪式,林志达书记在签约后表示,国际商学系所设,均为应用型很强的专业,特别是电子商务专业,在如今的经济背景下更是有用武之地,所以在校企业合作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小浯塘古法酱油的创新模式起到了典型的示范作用,希望通过此次签约,激发学子们对创新创业的热情。”

陈晓斌副书记表示,“我为学院走出去的学生在创业中取得这样的好成绩感到高兴,希望学院以后能够更多地挖掘、集聚创业校友的力量,来跟校内的同学进行对接,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学院创新创业水平。”


做人如制茶学子与魏月德同桌品茶

赏茶、听茶、闻茶,泡上一壶好茶,与铁观音制作技艺国家非遗传承人之一的魏月德同桌品茶,岂不快哉?

7月7日,国际商学系暑期社会实际队来到安溪县铁观音文化园参观,讲解员带队走进茶史馆,结合墙壁上刻的字画向师生讲述安溪铁观音的历史、介绍了籝子、棨、灶等难得一见的传统制茶工具,老师同学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尝试使用这些工具,现场模拟制茶。“制茶看起来是精细活,但实际上也是体力活,每一道工序都很考验臂力,就比如揉捻,至少要反复3–4次才能完成。”讲解员向我们介绍道。

一壶水烧开,先用热水烫壶去除杯中异味,再将茶叶倒入杯中传递给每个人观茶色,盖上杯盖,泡茶者如摇骰子一般晃动杯身,这是听茶声。热水高冲,茶叶与热水催化出阵阵茶香,靠近问一问就让人心旷神怡。老师学子们围桌而坐,感受泡茶的艺术。

“要做茶,先要把人做好。”是魏月德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做茶要沉下心来,坚守每一道工序,不能浮躁,做人如果也是这样,就会像茶一样越陈越香。”

与魏月德先生的一次交流之后,国际商学系的学子们表示收获颇丰,活动最后,魏师傅还将亲笔签名的《铁观音的前世今生》一书赠与学院党委副书记陈晓斌与国际商学系党总支书记林志达,并合影留念。

社会实践期间,国际商学系还同步开展了“百人百生访百生”的精准家访活动。院党委副书记陈晓斌带队前往贫困生家中,了解他们的家庭经济和在校学习情况,代表学院向他们表示慰问,并发放了慰问金,勉励他们珍惜时光、努力学习,争取早日学成,回报父母、回报社会。



版权所有©2020 开云足球(中国)开云有限公司官网国际商学系 地址:福州市闽侯上街大学城学府南路 邮编:35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