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徐世武,2009年毕业于福建农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工学博士。信息技术系教师,教授课程为《传感器课程设计》《物联网定位技术》《传感与电路系统实训》《电路分析基础》,发表20多篇科研论文,主持3项教育厅科研项目、2项福建省光电传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课题。
求学三十余载,任教十余年,作为一名教师,徐世武坚守育人初心,做学问严谨踏实,崇尚平实,充满温情,成为学生学习知识、锤炼品格、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带好自己的节奏
从高考落榜生到工学博士
“律人者必先律己,学成者必有法之。”2004年,高考落榜的徐世武不愿被现实打败,选择二战高考,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下,他努力复读,顺利考入了福建农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怀着对学习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徐世武选择继续读研深造,2012年,他获得福建师范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工学硕士学位,并且获得“福建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生”与“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的荣誉。
出于对校园的热爱,对终生学习的执着,毕业当年,徐世武入职开云足球(中国)开云有限公司官网担任高校教师。为了进一步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及充实知识储备,2018年,徐世武在职攻读了福建师范大学光学工程工学博士学位,在学习、工作、生活三方压力下,在2022年6月顺利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正如他对学生所说,找一个自己可为之奋斗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寻找一个可以推动实现这个目标的内在动力,无论是因为兴趣爱好,还是因为工作学习中的自律自强,都必然会推动自我前行。
带好学生的节奏
“对症下药”与学生一起学习思考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在徐世武看来,爱学生是育人的前提,教学生需要年复一年的耐心,教书育人需要自始至终的细心。他除了对学生的专业课程进行指导外,还常常分享自己的科研经历,为学生提供新的学习思路,与大家一起总结学习方法。
2021级物联网工程专业郑宇杰同学表示:“徐老师在给我们讲授课程时,对教学内容烂熟于胸,从不照本宣科,而是用自己的语言来给我们讲解,通俗易懂,充满激情,上了讲台,他就像一个演员进入了角色,让我们时刻被吸引,跟着节奏一起来学习、思考问题”。
同时,徐世武也十分注重因材施教,他根据学生们不同的学习进度做出评估,然后再“对症下药”指导学生,课堂内容掌握扎实的就进行课外的拓展和比赛经验的传授,对课堂内容有不理解的同学也会耐心讲解,细细补充。徐世武认为不能一味地追求完成教学任务和进程,学生真实而稳定地学习和发展才是核心,教学节点、节段的“快”肯定不是最优选择。
在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教学过程中,徐世武积极引入启发式、案例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基础性知识点“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回路分析法”上采用自主性的“慢”学习方式,并结合当前社会突出的信息技术问题,“热”起学生的好奇心,再通过对不同项目案例进行深入演示和讲解,让学生在观看案例项目的过程中掌握“戴维南电路”“诺顿定理”等知识要点的综合运用模式。通过“慢”实现教与学相得益彰。“徐老师在给我们讲授课程时,总是会关注到不同的同学需求来调整授课内容,通俗且易懂,有条不紊,我们能时刻跟上课堂节奏进行学习、思考。”2021级物联网工程专业杨成诚同学表示。
知识或可言传,德行需得身教。在学生看来,他们从徐世武老师那里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学会了为人之道、为学之道。
带好科研的节奏
教研相长研教互促
对徐世武来说,知识不仅是力量,还是热爱和幸福,他始终认为,只有站得更高,眼界更宽,才能充当学生的引路人。
徐世武专业储备丰富、教育教学能力强,对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理论、前沿动态及发展方向的了解亦是同样丰富。他通过广泛阅览大量文献,了解国际国内在其所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同时结合学校、学院在该领域的研究情况,不断探索。
近几年,徐世武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在各类高质量学术期刊目录B类及以上级别学术刊物8篇,其中SCI收录期刊3篇,A类中文学术刊物(EI收录)2篇,B类学术刊物3篇,获批1项软件著作权。徐世武主持并结题福建省教育厅A类科技项目、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福建省光电传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课题等。
在主持福建省光电传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课题时,徐世武着重关注未来信息技术核心领域,顺势努力打造“科研育人”平台,结合所在物联网工程教研室科研优势,基于该项目开展“贴合式”专业课教授,将具有前沿性及趣味性的科研项目内容贯穿系内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效果,着力将科研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同时,徐世武探索教研融合、学研互通的科研育人模式,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训练,促进学生自主深度学习。
在课堂之外,徐世武会询问学生们的学习进度,指导学生确定论文选题、修改论文、修改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科研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在徐世武的指导下,学生参加各类专业竞赛,获得各类省级以上奖励10余项。
一位优秀的大学老师,不仅要在实验室和论文之间苦下功夫,也要在讲台上发光发热。能够洒一壶“水”,在于其加倍努力蓄满自己的“一池水”,徐世武老师用教学的坚守与科研的坚持,完美诠释了新时代高校教师的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