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上午,福建校媒“我与大咖面对面”活动暨开云足球(中国)开云有限公司官网第七届学生记者论坛在协和学院学术报告厅举办。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闻中心首席记者艾迪,中国(福建)高校传媒联盟秘书长林智仁,《海峡都市报》教育记者郑琳琳畅谈如何做新时代校园媒体先锋。
艾迪
活动一开始,主持人以“从学生记者成长为正式记者的经历”向艾迪发问。谈及如何保持对新闻传媒工作的热情,艾迪表示真正的热情是不会被磨灭的。“作为媒体人,我们通过作品来展示新闻事实。这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艾迪表示。
林智仁
林智仁则认为“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四年学生记者生涯是为日后从事传媒工作的技能准备过程。“首先要做到脚踏实地,接受资深媒体人的言传身教;其次还需仰望星空,以学习来带动成为媒体人的热情。”
面对乏味的常规新闻,如何调动采写的激情?艾迪则认为应遵循“新闻无小事”的原则。“这也是对我们传媒人素质的考验,尤其是对想象力的挑战,乏味枯燥的常规新闻也可以做得活灵活现。在经验的累积下,心态也会随之转变。”
“融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怎样更好地适应这股浪潮?“传统媒体中处于奔波在一线进行采访任务的记者们,现在要化身成为‘中央厨房’的‘主厨’。我们要在融媒体时代的洪流中更加清晰自身的定位。”艾迪提醒在场的各位校园媒体记者们,并介绍了“标题训练法”——例如看报纸的时候找一篇报道,根据内容编写十则新媒体模式的标题。艾迪认为,“标题党”也并非坏事,设置好标题的更适应新时代人群的阅读习惯。
郑琳琳
郑琳琳认为,当下是一个快餐文化和信息碎片化的时代,采编不能只是走传统道路,我们需要的是既会采写新闻也会编辑微信的新型人才。她的做法是,每次的新闻稿习惯一式两份,一份作为见报版,还有一份作为微信版。“公众号上更方便与读者进行的交流与互动,能让读者有参与感。”郑琳琳说道。
林智仁则以《中国青年报》应对融媒体时代的利器—— “融媒小厨”为例,由以前的“报网融合”转变为“网报融合”,可实现24小时随时随地报道。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