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诗人,作家王性初老师分享诗歌创作经验 潘树琛/摄
文化产业系主任伍春明为讲座致辞 潘树琛/摄
“回到家乡的感觉真好,回到母校的感觉真好!”一句浑厚铿锵的开场白,将在场百余名学子的注意力引入诗人的精神世界。11月6日下午,著名诗人、作家,现任《中外论坛》总编辑、总主笔,中国冰心研究会副会长,美国华文文艺家协会副会长王性初教授莅临文产大讲堂为我院文化产业系学子带来“海外华人诗歌创作的双重使命”的主题讲座。文化产业系主任伍明春教授和300余名学子共同聆听了这次讲座。
作为一个华文写作者,虽然长居美国,但王性初数十年来积极探索外居国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时刻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密切关注着祖国的发展状况。讲座伊始,王性初教授从自己的名字入手,“性初者,不忘初心也”,借用习近平总书记的“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来勉励在座的青年学生们不忘初心,做有意义的事业。
他以候鸟自喻自己多年来往返于故国和美国的经历,而后从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的作品《战争贩子》入手,以自己的作品《佛罗里达的枪声》、《一雌一雄的嬉戏》、《幽灵之火》为载体,深入分析了美国社会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美国,所谓的自由民主主义国家,在繁荣的经济下,同样暴露出社会制度的弊端。王性初回忆起当初在旧金山一幢别致华丽大厦前的街头看到了密集的流浪汉和乞讨者,他们之间有失业者、有吸毒者、有精神病人,甚至有因退役而失业的军人。对于“九一一事件”的惨痛事件,王性初则将之付诸于笔端,转化为诗的语言,一篇《幽灵之火》向国人再现一个真实的西方国家,并感慨这三十多年来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明显缩小。
谈到中国,他土生土长的国家,王性初教授慷慨激昂地说道:“这是一个有着十三亿人口的强大生命力的国家啊!”他以中美两国高铁发展的差异为例,展现了中国社会制度的优越性。王性初教授虽旅居在外,却有浓厚的故土情怀,王教授自称这是“诗人不可或缺的乡愁”。今年六月归乡时,他就写下了诗作《六月荔枝丹》,融入了具有家乡特色的福州方言,提醒在场的诸位学子华文诗歌创作的另一重要使命是将自己扎根进故国社会生活和文化里,以及《那时》、《机场的声音》、《候鸟的功课》等则表达了他作为一位游子对祖国土地的深深怀念。同时,他希望青年学生们珍惜国内的良好环境,不忘初心。
关于创作,王老师说,心灵创伤是孕育诗歌的温床,诗歌最初是写给自己的。讲座接近尾声,王性初教授与同学们互动,并对他们在诗歌方面的问题作出解答。最后,他以一首自创的送别诗结尾:“这一去/再远也是咫尺/此一别/再久也是瞬间/不忘初心/初心不忘”。
在场学生认真听诗歌创作经验 潘树琛/摄
附件下载: